每经热评丨多家公司“高买低卖”是经营不善还是利益输送?
2024-06-19 【 字体:大 中 小 】

每经评论员 王琳
近期,A股市场出现多家上市公司“高买低卖”的现象,即多年前以高溢价收购的资产,在近期以大幅低于收购价的价格进行出售,这也引发了市场关注和质疑以及监管问询。
最近的案例是联建光电(300269),其在2015年和2016年以共计2.6亿元收购的联动精准100%股权,如今要以2844万元对外出售;在2017年以6.27亿元增资并收购的爱普新媒100%股权,要以5182万元出售剩余89.8206%的股权。更早之前则是赤天化和华东重机(002685),与联建光电不同,两家公司“高买低卖”的交易对象涉及到上市公司关联方。
“高买低卖”为何如此受关注?市场担心上市公司以此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还有的质疑上市公司资产收购过程中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
也就是说,与“高买低卖”造成的实际损失相比,外界其实更加介意的是上市公司在决策过程中的透明性、科学性,以及对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是在目前的现实案例中做得远远不够的地方。
以联建光电为例,尽管上市公司表示“低卖”的原因是基于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标的公司业绩亏损,相关买卖决策也会经过董事会审议。但是,中小投资者心里想必还是有着诸多疑问。比如,造成标的公司收购后经营不善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当初收购决策失算的原因是什么,上市公司董事是否勤勉尽责,对当初“收购”决策者的责任追究情况等。
在涉及到关联交易的“高买低卖”中,需要回答的问题则更多,比如交易作价是否公允,挂牌出售过程中的招标公正性、透明性等。
对此,笔者建议,首先,中小投资者可以多通过提请投服中心介入来积极维权,将“高买低卖”过程中相关疑问统一提交至上市公司董事会。事实上,由于投服中心的介入,有上市公司就曾经终止了“低卖”的决定。
第二,上市公司也应化被动为主动,在“高买低卖”中以更为详实的信披来回应市场疑虑,具体可以是通过一份完整的报告,再加上一场专门的“投资者说明会”来实现。
第三,从监管部门来说,也应该强化对上市公司信披的要求,调查上市公司在资产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虚假陈述等违规行为,加强对中介机构以及独立董事是否勤勉履职的监督。
实际上,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容易陷入“高买低卖”困境。比如在货币宽松周期下的资产价格高点进行收购,随着货币周期转向而陷入经营面恶化,资产估值大幅缩水。近期“高买低卖”标的的收购时间就集中在2016年至2017年的资本泡沫期;一些周期性很强、受政策影响很大的行业标的资产,在收购后出现业绩“变脸”的风险也更大。
因此,在排除进行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的可能后,上市公司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在高溢价收购中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猜你喜欢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愿资本市场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态,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丰厚的回报


汽车整车股震荡走强 金龙汽车、安凯客车双双涨停


拼多多市值破2000亿美元 黄峥超马化腾成中国第三大富豪


青岛港首批新能源大巴装船出口


事关金融“五篇大文章”,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统计制度


此前,就有爆料称华为将在 8 月带来 nova 小折叠手机。 就在刚


央行:前2个月社会融资金额累计新增806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湖北将出现寒潮大风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2月14日银座股份涨停分析:山东国企改革,新零售,社区团购概念热股


康圣环球(09960)1月26日耗资1428万港元回购915万股


国庆假期的第一个旅游趋势,出现了


经营海外市场,怎能只靠低价?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所有市场多空博弈思路人类行为,所有都在赚价格差,


达达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净营收15亿元 同比增长115%


上交所:奋力谱写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沪市股票ETF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


实达集团携手阿里云,共筑“云+算力+AI+教育”新生态


事关住房!重大变化!刚刚,国家标准来了


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ST恒立或被终止上市


本周天气多云为主周五将再迎降水_气温_夜间_市气象局


释放积极有为政策基调 两大主线浮现投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