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不学毛公鼎,纵是用功也枉然
2024-09-11 【 字体:大 中 小 】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5公斤,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鼎内铭文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长达499字,为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其内容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
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辗转民间,历尽波折。
1965年,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后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大纪念章之一。
毛公鼎的铭文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范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尚,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不促不懈,仪态万千。
章法纵横宽松疏朗,错落有致顺乎自然而无做作,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术意趣。笔法圆润精严,线条浑凝拙朴,用笔以中锋裹毫为主。
在具体操作中应是逆锋而入,抽掣而行,提笔中含,锋在画中而至于收笔;其收笔未必笔笔中锋,只是轻按笔锋停止即可,即所谓“平出之法”。
因而在临写时应特别注意表现出线条的浑厚、拙重与雄强之气,但在表现轻重变化笔意时,不可有故作颤抖之笔,否则难以体现其真意而毫无生气可言。所以毛公鼎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临摹模版。

猜你喜欢

中华老字号受热捧,嘉士利、王老吉等在海外热销


锦绣中国年|福建闽侯梅花盛开迎新春


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新一轮寒潮又来了!春运返程遇“冷”;泰国前总理他信获假释|早报


新泉股份(603179)2月8日主力资金净买入317833万元


今日1176只个股突破五日均线


粮食安全防线如何筑牢?8个方面保障安全


中国华能3400万千瓦新能源集中开工复工


黄一鸣和王思聪被曝根本没谈过恋爱,网友炸锅了


日韩股市集体上涨


低碳智造,防腐有方——华南农业大学“防腐有方”团队:生物基环境友好型防腐涂料开拓者


招银国际:腾讯目标价由525港元上调至625港元,续予“买入”评级!加强AI投资释放长期增长机会


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中国金融市场韧性较强


莫小奇靓丽写真太成熟妩媚!她的魔鬼身材性感火辣_香港_傲人_穿着


新《公司法》解读国有企业公司章程怎么改?(上篇)


在手订单攀升,药明康德2025年业绩指引不变


广东期货行业走进稳健医疗 对话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A+H”上市升温 境内外联动发展成趋势


配资概念股票: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


股票配资正规靠谱的公司:找到你的金融盟友之路


第二证券App:你的掌中金融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