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业配资平台

普惠金融重磅文件出炉!银行、保险机构领“任务”

3741

2024-09-11 【 字体:

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效、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的目标。

《实施意见》提到,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提质增效,着力加强对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强化对民生领域的支持,丰富创业、助学等金融产品,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的服务。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重点发展农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支持农业生产、养老需求和基本民生保障。着力增强资本市场的普惠性,促进小微企业、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对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继续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实施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优化重点领域产品服务

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十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满意度逐步提高,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

尤其在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领域,我国金融服务呈现“增量、扩面”的态势,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截至2023年8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5.0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

未来五年,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实现新提升仍是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此,《实施意见》指出,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围绕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和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实施意见》强调,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提质增效,着力加强对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强化对民生领域的支持,丰富创业、助学等金融产品,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的服务。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支持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

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就业、稳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年来,我国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更低。2023年前8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8%,较2017年累计下降3.1个百分点。

为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机制,加大对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制造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强化对流通领域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规范发展小微企业供应链票据、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等业务。拓展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鼓励开展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支持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一是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信贷投放、保险保障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可得性、便利度。优化小微金融业务规则,完善服务评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完善可持续的服务模式,精准匹配服务需求。

二是加大重点领域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聚焦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制造业、外贸等重点领域小微企业,倾斜金融资源,激发经营主体发展动能,促进产业升级和就业稳岗。构建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长效机制,推动政策和服务精准触达经营主体。

三是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组织开展小微企业信贷质效提升系列行动,包括首贷拓展、信用贷提升和“伙伴银行”行动,面向无贷企业拓展金融服务,研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逐步建立“信贷+”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使更多金融机构成为小微企业成长的伙伴。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差异化制度安排,适应各发展阶段、各类型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丰富服务小微企业的财产保险和服务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人身保险产品,优化服务模式。

完善高质量保险体系

普惠保险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平可得、保障适度、覆盖广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目前,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农业保险已覆盖农林牧渔各领域,2023年1月至8月,覆盖农户1.4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3.7万亿元。

为此,《实施意见》要求,完善高质量保险体系,围绕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以及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等方面提出要求。

《实施意见》重点强调了保险和资本市场的作用,提出要重点发展农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支持农业生产、养老需求和基本民生保障。着力增强资本市场的普惠性,促进小微企业、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上述负责人介绍,围绕建设完善高质量保险体系,金融监管总局主要提出三个方面工作举措:

一是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鼓励地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000061)保险,探索发展新型险种。强化科技赋能,优化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服务,发挥农业保险在防灾减灾、灾后理赔中的作用,切实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二是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农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完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机制,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支持发展面向县域居民的健康险和面向农户的意外险、定期寿险业务。

三是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有效对接企业(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参加人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者的长期领取需求。探索开发各类投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收益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公司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除此之外,《实施意见》还提出,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同时强调将数字普惠金融全面纳入监管。

重视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建设。突出强调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缓解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持续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质押、动产融资登记等基础平台,优化信用生态环境,增强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能力,发挥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等联动效应。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国庆假期的第一个旅游趋势,出现了

国庆假期的第一个旅游趋势,出现了
本篇原创:作者/孟萍萍@cq2731443、郑晓慧@mersailles、设计/...

经营海外市场,怎能只靠低价?

经营海外市场,怎能只靠低价?
证券时报记者 陈霞昌跨境电商已非新鲜事物。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跨境...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所有市场多空博弈思路人类行为,所有都在赚价格差,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所有市场多空博弈思路人类行为,所有都在赚价格差,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所有市场多空博弈思路人类行为,所有都在赚价格差,比如黄牛,衣服,...

达达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净营收15亿元 同比增长115%

达达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净营收15亿元 同比增长115%
查看最新行情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8日早间消息,达达...

上交所:奋力谱写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沪市股票ETF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

上交所:奋力谱写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沪市股票ETF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
4月16日,国泰海通举办“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交所有关负责人...

实达集团携手阿里云,共筑“云+算力+AI+教育”新生态

实达集团携手阿里云,共筑“云+算力+AI+教育”新生态
近日,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达集团”)与阿里云飞天(杭州)云计算...

事关住房!重大变化!刚刚,国家标准来了

事关住房!重大变化!刚刚,国家标准来了
为适应人民群众提升居住品质的需要,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发布,将于今年5月1日...

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ST恒立或被终止上市

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ST恒立或被终止上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本周天气多云为主周五将再迎降水_气温_夜间_市气象局

本周天气多云为主周五将再迎降水_气温_夜间_市气象局
昨日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昨日14时本市西部、北部出现降水天气,...

释放积极有为政策基调 两大主线浮现投资机遇

释放积极有为政策基调 两大主线浮现投资机遇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多家基金...